“词源谬误”指的是一种起源谬误,意思为某个字词在历史上有某种意义,而随着时间的发展,字词的意义随着时间改变,甚至变成完全相反的意思。比如“滑稽”在古代意思指一种酒器,但是现在却演变成形容“诙谐有趣”。在工业时代,也会有类似“词源谬误”这样的现象发生,PLC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引发我们思考的例子。 1969年,美国数字设备公司(DEC)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LC(可编程控制器),PLC可以将电控(逻辑控制) 、电仪(过程控制)和电结(运动控制)这三电集于一体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物联网成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也标志“信息化”时代发展到了重要阶段。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每个设备都将有大量的信息录入,所有和电机扭矩,电气干扰以及磁力相关的信息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,所以就需要PLC可以链接到互联网以便处理这些信息。PLC链接的设备越多,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。PLC的安全系统并没有经过特别设计,任何兼容代码都可以在PLC上运行,受到病毒干扰的几率很大。 那么PLC的发展将何去何从?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更多平台得以同时合作,数据收集以及处理量与日俱增。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(SCADA) 系统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PLC数据处理系统,但是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嵌入PLC实现远程控制,这可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研究方向。 除了远程控制,虚拟化以及实时监控也是PLC亟待发展的技术领域。在工业4.0时代,对于潜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连接性问题也需要解决。PLC以后是否会变成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形式?与PLC连接的设备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吗?值得确定的一点是:PLC将永远成为产业中不可替代的部分。